漁夫者

位置:首頁 > 魚品種 > 釣鰱鱅

釣鰱鱅時頻頻錨魚?簡單的幾個改動,能提升正口率

釣鰱鱅1.48W

錨魚是垂釣中很常見的一種現象,尤其是作釣鰱鱅有些人的錨魚率真的非常高,部分釣友甚至一場作釣下來都見不到幾條正口的。

關於錨魚的問題,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看法,有些會想辦法去解決,而有些則置之不理,認為只要釣起來就好了管它是不是正口。

當然了,還有一些釣友是主動去錨的,直接上個三爪鈎,浮漂一有動作就削它!

主動錨魚我一直是不建議的,就不多説了,如果你正常作釣錨魚率很高,最好是想辦法去解決,不為別的,就為了魚竿能多用幾年。因為錨到的魚力量特別大,非常傷竿子。

釣鰱鱅時頻頻錨魚?簡單的幾個改動,能提升正口率

錨魚的原因一:沒找對魚層

這是釣鰱鱅比釣底層魚更容易出現錨魚的原因之一,釣底層魚就是底釣,鈎子到底就行了,哪怕跑鉛也沒事。

但鰱鱅是中上層魚得釣浮,但釣浮又分釣多深的浮,如果總深3米,那麼釣1米、釣2米都是釣浮。假設你釣2米,而魚羣在1.8米的地方,那起竿錨魚很正常。

解決辦法:

這個很簡單,我們只需要移動一下浮漂,釣得淺一點就行了,但每次移動浮漂的距離不能太大。

這個其實你可以根據當時錨魚的情況來定,比如漂一動、一起竿就錨到了,説明魚和鈎子離得很近,浮漂移動個十幾二十公分先試試。

如果是提竿提到一半中的魚,那説明魚離你的釣層比較遠,需要多拉點浮漂,每次至少以一個浮漂的長度為單位去調整。

釣鰱鱅時頻頻錨魚?簡單的幾個改動,能提升正口率 第2張

錨魚的原因二:餌料比重輕霧化好、窩子裏魚多

釣鰱鱅餌料霧化是非常重要的,可以説只有控制好餌料霧化的人,才能釣好鰱鱅、才能釣得多。作釣前期的誘魚階段,餌料霧化要好、抽竿頻率要快,要在窩點建立立體的霧化區,這樣才能快速把魚誘進窩。

但是魚進窩以後,如果餌料霧化還是很好同時比重又很輕,就有可能出現錨魚情況了,因為霧化太強烈,魚在那亂吸難免撞到線,撞到線浮漂也會頓口,如果判斷出錯就錨魚。

窩子裏鰱鱅數量比較少那情況還好點,如果魚很多,而霧化卻很強烈,那魚就會躁起來,來回遊動、到處吸食,錨魚太正常不過了。

解決方案:

第一步,上鈎前先捏幾下餌料,上鈎後再捏成圓球型,然後用力壓緊,這樣霧化就會降低點。

第二步,如果第一步不行,那就只能加粘粉增黏了,注意是加黏粉而不是拉絲粉。粘粉也不要一次加足,這樣可能控制不好量,新手應該一點點加,慢慢調整。

釣鰱鱅時頻頻錨魚?簡單的幾個改動,能提升正口率 第3張

錨魚的原因三:浮漂吃鉛量太小,導致信號太多判斷失誤

浮漂吃鉛越小、漂尾越細那就越靈敏,但“靈敏度”可不是越高越好,太靈敏的話魚一蹭線、一撞餌甚至小魚一鬧鈎浮漂都能出頓口,這時就算你看漂抓口的基本功很好也難免判斷錯誤。

咱們追求靈敏度,一般是在釣小魚的時候,或者天氣冷魚吃口特別輕的情況下,釣鰱鱅不需要太好的靈敏度。

解決方案:

直接換大漂,不單是吃鉛量要大、漂尾還要粗,這樣就能過濾掉很多信號。

釣鰱鱅我説過至少是吃鉛2克以上的漂,但實際上2克的漂我是很少用的,用5.4米的竿子基本也要三克多,如果是6.3米、7.2米的魚竿,那應該達到五六克吃鉛,否則拋都拋不出去。

釣鰱鱅時頻頻錨魚?簡單的幾個改動,能提升正口率 第4張

錨魚的原因四:鈎距太長

這幾天陸續收到好幾個釣友問釣鰱鱅鈎距的問題,這是我大意了,在之前幾篇文章裏都沒提到。

先解釋下為什麼鈎距太大會錨魚吧。正常的雙鈎釣組,我們一般是上鈎裝餌下鈎不裝餌,釣組入水後上鈎的餌料持續脱落就會在下方形成一個霧化區,而鰱鱅在吸食霧化時就會誤把下鈎吸進去。

如果你的鈎距很大,那麼上鈎餌料溶散時形成的霧化區就會在下鈎的上方,這樣魚在吸霧化時就不容易吸進下鈎,而是一直撞線,一撞線浮漂出頓口,你以為中魚了,但一起竿鈎到的是魚的下巴!

解決方法:

方法肯定是縮小鈎距,鈎距的大小是和魚的大小成正比的,魚越大鈎距就越大,釣鰱鱅鈎距達到七八公分也是有的。

如果是小鰱鱅比如二三斤的,那麼子線單根長度二十多公分就行了(再短也可以),鈎距三五公分,鈎子用新關東三號或伊勢尼八九號都行。

如果鰱鱅很大,那子線適當增長,單根長度可以三十多公分,鈎距七八公分沒問題,至於魚鈎就建議選擇鈎條粗壯的伊勢尼了大小在十一二號的樣子。

釣鰱鱅時頻頻錨魚?簡單的幾個改動,能提升正口率 第5張

結語

以上就是我能想到的關於釣鰱鱅錨魚的原因以及解決方案,在實際作釣中由於我們無法立馬判斷出原因,那正常的調整順序大家可以難易度來進行。

如果連續幾次錨魚,先改水層釣淺一點,這個只需要移動浮漂就好,如果沒用就把漂推回去,把餌料調黏。調了餌料不行,你就換個大漂,換大漂還不行那就換子線,把鈎距調短點吧。